環保產業掀起并購熱潮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2338 發表時間:2014-08-16 08:54:45
對于環保產業的關注者來說,定不難發現:近幾年“并購”已成為與環保產業相關的熱詞匯之。有人甚至將2014年稱為“環保產業并購年”和“環保產業并購的春天”,以描繪環保產業并購的潛力與前景。 2014年4月24日,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八次會議上,我國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表決通過。這部被稱為史上嚴的環保法將于2015年1月1日實施,對國內經濟增長帶來的生態環境惡化將起到定的抑制作用。而同時,外部政策的驅動也將帶動環保行業資本投入的增加,對整個行業,尤其是些細分行業帶來巨大的機會。另外,行業內部的變革同樣不小,并購事項的興起,為行業內公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。
環保并購如火如荼
近年來,環保行業并購事項逐年增長,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,2012年涉及環保域的并購項目不足20例,而2013年則超過80例。
對此,業內人士認為,上市公司目前高PE,有充分的動力,被并購標的也能享受定的估值溢價,并購同時也能產生協同效益,帶來業績增長。基于這邏輯,2014年環保產業并購將呈現更為頻繁的景象。
實際上,在環保行業并購興起的背后,是整個行業分散弱小的現實,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數據統計,在我國主要環保上市公司中,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億元,市值在200億元以上的只有5家,去年全年盈利超過10億元的僅三家,與國際環保巨頭丹納赫、威立雅和蘇伊士等規模相去甚遠。
就收入而言,截至2009年,全球大環保企業威立雅集團營業收入為320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2814億元),第二大環保企業蘇伊士集團營業收入為123億歐元(約合人民幣1081億元),而目前我國大型環保企業年營業收入大多在20億-30億元。
2012年公布的《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》提出,到2015年,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要達到4.5萬億元,培育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節能環保大型企業集團。
另外,環保行業細分子域眾多,技術路徑繁雜,行業存在嚴重的區域壟斷及技術路徑繁多的特質,并購則是實現突破的捷徑,在突破區域瓶頸、實現業務協同、產業鏈整合、跨行業發展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。
并購類型:橫向擴張為主
從近兩年的并購類型可以看出,環保產業的并購還是以行業內的橫向擴張為主,其比例占半左右。產業鏈延伸的縱向并購和跨行業的多元并購數量相當??梢娡ㄟ^整合同類型的行業資源,擴大經營規模還是環保產業并購市場內為主流的需求。在這方面較為突出的水務和固廢行業的投資運營商(如在2013年各有4筆并購交易的桑德環境和江南水務)多通過收購地方性的環保運營企業進入區域市場,這類并購往往單個案例的交易金額不高,但是案例總數較多。此趨勢也從側面體現出,我國環保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還不高,還需往資源集中的方向發展。
目前,我國未來環保企業內生性的并購方向將主要有三類。其是實力雄厚的平臺型企業將繼續依靠并購做大做強。這類趨勢將主要存在于環保產業中相對較為成熟水務和固廢域,這類并購將使這些域的市場競爭格局趨于明晰和穩定。二是區域性的企業通過并購向全國性企業轉變,并且有實力布局全國的環保企業大多位于發達省份的線城市。然而,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在某地域耕耘多年,具有不俗實力的企業。對這類公司來說,直接并購當地業務相似的企業或許是進入新的地域,避免水土不服的好方式。第三個方向是業務單的環保企業借助并購,使自身業務多元化,綜合化。這是豐富多彩,給人想象空間的個方向,因為這類并購看重的不只是資金實力和規模擴張,而更加看重的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。
跨界玩環保轉型還是炒作
截至目前,直接并購正成為非環保企業跨界進軍環保產業快速、直接的方式。過去年環保域發生的并購交易類型中,跨行業并購比例近三分之。雖然新進玩家各懷想法,但不用過于擔心環保熱潮會重蹈光伏產業的厄運。
對環保域感興趣的非環保企業多為傳統行業,以化工行業為主,其余則為房地產和餐飲業。中宜環保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史方標表示,以往年數據來看,某些制造業和能源行業也對環保青睞有加。
對上述傳統行業的企業來說,其原有業務與環保并不相關,甚至橡膠、化工、金屬加工等相當數量的企業都涉及高耗能高污染域,從污染轉向環保,也成為本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當然,由于自身行業競爭激烈或前景不明,上述掙扎于傳統行業泥潭的買家也存在急于轉型的心理。根據對過去年所有并購案例的梳理分析,史方標發現,相對于環保行業內部的并購案例價格,跨界并購的代價往往高出很多。
另方面,由于目前環保概念在二級市場估值較高,些上市公司難以排除借環保題材拉升股價的嫌疑。2013年年底,主營電氣設備的華儀電氣就宣布斥資1億元進軍環保產業,在此前系列合同公告的密集轟炸下,公司股價創下近兩年新高。隨后,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大舉拋售480萬股股票。業內人士指出,需謹慎看待這類以粉飾形象為主的跨界投資,實際上這些企業對環保新業務的消化整合能力仍舊存疑。目前看來,這種現象似乎還難以避免。由于我國環保行業企業整體呈現小而散的特點,從目前環保上市公司的產值看,2012年環保業務產值超過10億元的公司僅有8家。大量的中小規模的環保企業存在的低門檻,為新玩家依靠并購迅速切入行業提供了便利。
當然,也不用過于擔心環保熱潮會重蹈光伏厄運。2010年,太陽能光伏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,成為其他行業紛紛跨界進入的熱點,甚至羽絨服、絲襪制造企業都瘋狂進軍光伏,在2012年導致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大量企業破產。
對此,業內人士分析,環保產業的子域更多,新玩家們會迅速被分散到污水處理、固廢處理、環境監測等多個子行業中,因此不太可能出現當年全部涌入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個域,導致地雞毛的現象。
- 上一篇: 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袋式除塵市場需求解析
- 下一篇: 鋼鐵企業轉爐煙氣除塵系統技術利弊解析
-
暫時沒有數據
-
暫時沒有數據